1月8日晚间,电视剧《驻站》更新至第6集的内容。我在对这部电视剧前几集的剧评文章当中曾论述过个人观点,男主角去小站驻站的原因,在该剧当中,被讲述的不够真实,为冲突而冲突了,并且,我认为,这部电视剧的成败关键点,应该是驻站之后,是否可以通过剧情的方式,呈现真实的乡野生活。

经过6集内容,和多集的预告片内容,我对《驻站》的感觉是,它好像无法更好地扎根大地,而是只能用晚会小品的方式来呈现故事。《驻站》6集过后,可能很多观众都已经发现了,它是一个晚会小品式的电视剧,尤其是采用了晚会小品们善于运用的误会式,来完成整个的故事走势。

这种晚会小品式的叙事,在《驻站》当中,男主角来到小站之后,最为明显了。小站周边的村民和男主角之间,产生了各种误会式,而这些误会式,让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升级,从而,可以扩充出故事内容来。与此同时,这部电视剧的最终走势,也一定是误会式消除,及其消除之后,男主角带着村民们干各种正能量事情的路子。

说白了,就是误会式开局,晚会小品的皆大欢喜式结束。这种模式的电视剧,就不太容易扎根到真实的生活空间当中来。剧作当中,需要呈现真实的、原汁原味的生活的时候,导演可能就够不到了。我们不妨以现实逻辑的方式,来看一下该剧当中出现的那些乡村角色们。

李浩菲饰演的乡村女教师。这个角色的真实度非常差。地域真实和时代真实,在这个角色身上,都是较为模糊的。《驻站》目前上线的这些剧情内容当中,这位女教师的脑子似乎也是不好使唤的。尤其是大半夜地给男主角连续打骚扰电话的事情,属于角色的降智行为。话说,有这种女教师,会带出合格的孩子们来吗?

在这位女教师和男主角的对话当中,观众们可以得知,这位女教师经常筹钱,给上不起学的孩子们用。因此,我们可以大胆猜测,这个小站周边的乡野,还是较为贫困的。在这个相对贫困的前提之下,很多乡野角色就似乎更站不住脚了。

比如说,林永健老师饰演的村干部角色。导演若是能够更好地扎根生活的话,应该会清楚,越是贫困地区的村干部们,越是跟组织上关系密切,听组织安排。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工资,是组织上发的,有这份工资,他才能维持生活的体面。《驻站》当中,敢顶撞驻站的民警,这位村干部角色的故事,显然是缺乏真实感的。

除非,这位村干部非常富裕,根本不靠工资过日子。然而,在一个还有孩子没钱上学的地方,村干部竟然非常富裕,也缺乏逻辑合理性了。这些内容,似乎是需要导演在剧情之外,补充清楚的。然而,一部电视剧一旦需要剧情之外的补充,则显然有些悬浮了。

再比如说,这部电视剧播出至今,最大的反派,是一个村里边的混子。这个混子每天的营生就是跑一趟摩托三轮车,载客。已经播出的剧情当中,也已经告诉观众们了,这个小站,每天只有一趟绿皮火车停留,接站任务很少。这也意味着,这个小站就没有什么客源能够让痞子赚钱。

在一个相对贫困的地方,痞子们用什么来谋生,用什么来维持他们体面的生活呢?《驻站》导演好像没有把这个逻辑合理性讲清楚。可能,导演会说,他们通过偷火车站的东西来维持生存。那么,偷来的东西,都是什么途径卖出的呢,卖给谁了?这些,又被导演给忽略掉了。最可以深入现实的内容,在这个小品剧当中,没有出现。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这个贫困的小山村当中,有个回村青年,和男主角认识。这位青年想第二次进城打工,他老娘竟然拦着,不让他走。他老娘的意思则是,自己老了,需要青年守在自己身边,给自己养老送终。看到这样的剧情,我再次相信,这部电视剧真的是小品剧,悬浮式了。

还有孩子上不起学的小山村当中,老娘不是想着让自己儿子去大城市闯荡,而是想着让他留下来,给自己养老送终,这样的老娘,真的存在吗?或者说,这样的老娘,真的在叙事的地点当中存在吗?

如是种种。造成剧作当中出现的这些角色都是轻飘飘的,是不真实的。这些角色,都像是晚会小品当中的脸谱们,有着固定的脸谱任务罢了。导演,真的应该深入生活才行。不然,就只能用小品剧来糊弄事儿了。


更多

猜你喜欢

763
675
350
720
848
507
256
474
576
81
更多

相关热播

751
423
414
723
71
699
138
485
945
950

影片评论

来说两句吧...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首页

电影

电视剧

综艺

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