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到人,属于黄子华的“香港制造”

他先说“我们”,然后说“大家”,接着抛出一句“方向”。

得到的就是“我们”认可、“大家”思考、选择“方向”。

这就是“子华神”的魅力。

作者 | 摸金校尉

编辑|小白

排版 | 板牙

黄子华是个能让人笑出声,但自己绝不会动辄捧腹的人。

这很正常。

毕竟真正搞喜剧氛围的人,都很清楚如何拿捏别人的笑点,但正因为自己知道笑点的含义,所以在逗笑别人之前,自己已经无感。

所有喜剧人都是这样的,现实中他们和别人相处,绝不会让人倍感愉悦。

这里说的“喜剧”泛指一切幽默的艺术,层次也分三六九等,最低档的是屎尿屁,其次是男女那些事,最高级可能就是说话“留一半”,然后给人一种“吃了见手青”的感觉——

可能会看到厨房里有条龙,也可能看到外星人扭秧歌。但清醒之后,拍着胸脯道一声“好险”,然后……怅然若失。

黄子华,就属于“喜剧”里最高级的那档。

比如他在《栋笃笑》里“骂”前特首,讲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他说:

“特首对社会最大的作用,就是我们可以把所有问题怪到他头上。找不到老婆,他的错。找不到工作,他的错……”

观众以为他在耍宝,但笑过之后,多少会思考一下:

好像是这样。

那么黄子华的高级能否复制呢?

不能,起码内地复制不了。

我认为这和地域文化有直接的联系。

就像香港本土影视剧所反映出的文化特质一样,北方人的市井俚语搬到香港日常生活中就很违和,香港人讲北方方言也不靠谱。对,“靠谱”就是北方话。

南方人,尤其是两广和港台人讲出来“靠谱”“哥—们—儿”等等,就有些类似“依据XX精神,引用官方文件”的意味。

同样,“子华神”这个称谓,只有在粤语区和跨文化交流的“高级”观众心里才成立。


01

逆袭的赛道

“我是小明,小明是好孩子,我要上学!小呀么小二郎呀……”

1996年元旦,电影频道正式开通,第一波放送的电影中,港片占比不小,《呆佬拜寿》(1995年)就是其中之一。这部电影汇聚了刘青云、吴倩莲、黄子华、元华、乔宏等一批新老明星。

黄子华饰演反派“招积”,蔫坏型人格,从头坏到尾,最后被天降灵位砸中成了傻子,搞出了“天道好轮回”的喜剧效果,黄子华终场这么连唱带跳的,瞬间冲淡了他的反派形象,喜剧的味道“噌”就上来了。

这部电影后来证明了三件事:

一、刘青云努把力也能演喜剧。

二、吴倩莲是真的不能演喜剧。

三、黄子华会游刃有余玩喜剧。

在整个1990年代,黄子华的定位都游离在“影视演员”的边缘,演了不少电影,但大多数都是配角。

内地大多数观众在2023年之前,对他的印象除了传说中的《栋笃笑》(互联网尚未出现)前,就是他主演的电视剧《男亲女爱》和《状王宋世杰2》,广东地区观众依靠地理优势,看到他主演的电视剧更多,但都没有《栋笃笑》那么好玩。

即便如《男亲女爱》这类作品对于内地人而言,文化传播上最大的亮点还是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把“小强”带火了——

这部剧在当年香港地区算爆款,主演黄子华和郑裕玲也有意思,他们和许多艺人一样,到处串场,主持节目或拍戏,总之都很拼。那会儿没有直播带货,否则他们一定也是头一批弄潮儿。

而在此之前,黄子华在港娱乐圈纵然不是声名显赫,至少也是一事无成。

因为他命不好,个不高,长得也不帅。

对于1980—1990年代的黄子华来说,前十年里他基本在陪跑,同时代的周润发和周星驰已经拼出来了。他连拼的资格都没有,有人明确告诉他“你这种长相不可能当男主。”

然后他打算退出娱乐圈,用一场名叫《娱乐圈血肉史》的脱口秀做告别。


很多人对此都不看好,包括2024年正式与他合作(以双男主身份)的许冠文,许冠文说这就是“自杀”,因为香港当时没有这种文娱概念,也无法想象观众会花钱看一个人站在那里讲一个多小时的话。

再然后……

黄子华火了。

用现在的话说,黄子华找到了一条新赛道。

他的脱口秀正式成为《栋笃笑》,粤语含义即“一个人站在那里傻傻地笑”。

我对粤语不太了解,不过香港及粤语地区的观众很认可。此前我说过香港文化本质上就是“市民文化”,从特首到平民,大家讲究真实不假,大多数港片港剧反映的都是“人间烟火”,连鬼片里的青年都是底层屌丝。

相反,王家卫那种导演才真的是叫好不叫座。因为大家看不懂,什么叫“镜头语言”?

黄子华说:“男人追求新鲜,女人要求保鲜”。

一句话就完事了。

简单、易懂,还雅俗共赏,回味无穷。

新赛道上站稳之后的黄子华,才有了上述一些边边角角的影视作品。

后来证明,在2023年之前,电影这一块他是真的带不动。无论自编自导自演,还是他主演,基本上票房都不理(惨)想(淡)。

不过演技这一块,黄子华没的说。

02

楚门的世界

我觉得略可以自夸的是在“看”演员这一块预感挺准,就是时效性有些难崩,比如台湾的陈以文和刘冠廷等,早在内地观众熟知之前我就觉得他们很厉害,可能会有更棒的作品出现。

但黄子华我是真没想到,可能他憋了这个大招的时间太久。

新世纪初,黄子华在一场《栋笃笑》上播放了他在内地主演的电视剧花絮,放完之后全场掌声雷动。这部剧叫《非常公民》,2002年播出。他演的是末代皇帝溥仪,主题曲用了沙宝亮的《飘》,与他搭戏的三位内地女演员分别是蒋雯丽、秦海璐和陈瑾。


今天只有少数观众会顺着《破·地狱》一路挖出这部22年前的作品,但在当年我看到时,对黄子华的观感又是一番改变,相信他的粉丝也会这么想:

你是怎么做到在脱口秀演员和末代皇帝之间无缝切换的?

没看过这部剧的朋友可以找出来看一看,我在黄子华身上丝毫没有找到“香港演员”的痕迹。

他诠释的那种破碎感和孤独感,也让我至今把《飘》这首歌收录在我的歌单中。

所以他能演鬼片里超市猥琐的店员,也能演王朝更迭时的皇帝,还能在都市爱情中兴风作浪。不过他的主战场还是《栋笃笑》——

香港人爱看。

爱看他在每个时代中站在台上对观众评述香港社会的变迁。

说爱情,说历史,说就业,说八卦,最后都要回归到哲学思想。

他说越南人和香港人聊天,讲了一句“你家还是我家”?他用的是法语。这个段子有些高级,一般人得细琢磨,还得结合历史。然后恍然大悟:

越南人从曾经的法国殖民地逃到香港,现在97回归将近,他们也迷茫,也在想这次要逃到哪儿去?

哲学翻译即“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去往何方?”

大时代、小人物。

黄子华用一个段子说透了。

今天我们依然无法回避港人在97回归前的惶恐和忐忑,这是事实,也是“亚细亚的孤儿”们面临时代到来时的抉择。

黄子华(1960年出生)那一代的香港人爱国的占多数,但爱什么“国”却是疑问。

彼时青天白日在香港的影响力依然存在,内地经济尚未发展前,香港电影中文版针对市场的就是台湾地区,台湾地区火了,东南亚地区和日韩地区才会大卖。

1997年内地还处于市场经济全面启动前夕,对于这个陌生的,又近在咫尺的“家人”。能留下来共睹时代的香港人,心里总是有着血脉信念支撑的。

这些变化黄子华后来都看到了,也在《栋笃笑》里荤素不忌地调侃过很多次。有些话在内地某些人看来,颇有些“敏感”,但这就是黄子华和《栋笃笑》,乃至脱口秀和一切语言艺术的魅力——

如果你要谈 “楚门的世界”,就不能只谈“楚门”,还要谈“世界”。

这就是上文中我强调“地域文化”的原因。

善谈“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的人和把目光聚焦在“百姓生息”与“柴米油盐”的人,本质上不是一类人。

后来上海也出了个脱口秀演员,凭《笑侃三十年》火出了圈。内容很好,主讲的是改开三十年来的民生对比。但随后各种原因终于泯然。

客观地说,环境不同,一类文化艺术的表现主题也不同。

《栋笃笑》陪伴几代香港人,还是因为植根于市井文化,不搞“宏大叙事”。黄子华从来不会武断“吃大蒜和喝咖啡孰优孰劣”,他讲的是“人”,不同的阶层的人在不同的时代里的不同的心思意念,这些才是构筑时代的基础。

他也成为后来香港在历经动荡时,少有的对立双方都认可的艺人之一。

他先说“我们”,然后说“大家”,接着抛出一句“方向”。

得到的就是“我们”认可、“大家”思考、选择“方向”。

这就是“子华神”的魅力。

所以大多数内地观众言及黄子华跟着说“子华神”,可知道他“神”在哪里的人甚少。

子华神的“神”,就是求同存异。

而不是非此即彼。

这也是那个时代的香港市民文化的魅力。

直到今天,这种文化内核显得愈发弥足珍贵。

03

“我们”的世界

撰文之前我看了很多资料,但后来我都没引用。

我在想:

他明明是我比较熟悉的香港艺人之一,干吗还要看资料呢?

我甚至都不愿再过多提及《毒舌律师》和《破·地狱》,无论票房和影史价值。

但我依然愿意谈“文化”和黄子华。

《栋笃笑》完结时,黄子华知道这个时代已不是不需要“栋笃笑”,而是大家都在“一个人站在那里傻傻地笑”,未来依旧是迷茫的、不可预知的。和他当年用段子里的越南人引出“我们去向何方”一样。

这个本体是香港人,和香港人拥有的一切。

包括生活、事业、工作、情感和……电影。

“生人也要破地狱,生人也有很多地狱。”

黄子华说。

很多年前认为他“自杀”的许冠文终于坐下来同他一起演戏,今年许冠文83岁,黄子华65岁。他们那个时代里善写唱词的黄霑已走了二十年,他也算是一个“喜剧人”。

我对“今夜不设防”的执念比对“栋笃笑”要深。可能因为才情和话题之热辣,远比现在我们端坐在手机屏幕前,用抑扬顿挫的声调谈一件事要生动。

也可能港人自嘲的“文化沙漠”,回头看去竟百花齐放,郁郁葱葱。

直到2024年,两位已是老年的喜剧人联袂时,我才发现那个年代值得夸赞的一切已不复当年,因为连《栋笃笑》都已经结束了。

大家都在谈“我”,而不是“我们”。

纵然再说“我们”,也好像吃了“见手青”一样,总将幻觉当作现实。

黄子华讲过很多故事。

人们从中得到的是一个完美地让“吃大蒜的”与喝咖啡的融洽相处的世界。

他是个人,却因为平视这个世界和众生被奉为“神”。

如今,他站在一个时代的十字路口。

这次不再指引“方向”,而是告诉“我们”:

“大家”安好,才是福气。


更多

猜你喜欢

763
675
350
720
848
507
256
474
576
81
更多

相关热播

751
423
414
723
71
699
138
485
945
950

影片评论

来说两句吧...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首页

电影

电视剧

综艺

动漫